紅人咖啡 / By C.K. Vin
親愛的,如果你正處於是否該辭職的猶豫當口,可別衝動,換工作這檔事也是得走謀劃談策略的。
人才會流動,工作的轉換是再正常不過的事,甚至從大處著眼,職業市場也因此愈加活耀,增添豐富的多樣性。然而對個人來說,離職這念頭一發酵,可就成了自我煎熬的修羅場,光是下決定該不該離職就足夠折騰,更別說繼續思索要留在相同產業或是換新跑道,這過程分分秒都會有新的想法不斷冒出又推翻,痛苦指數直讓人茶飯不思,輾轉難眠。
面對離職陣痛期的反覆拉扯,與其妄下決定或讓它無限期蔓延,不如重新回溯到問題的本源,問問自己:你思考過工作的本質嗎?你是否過度依賴工作的安全感?甚至只著眼薪水高低而忽略內心深處的需求?孫子兵法提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要解開這一團雜亂且無頭緒的毛線球,「你」才是關鍵所在。
既然自己才是選擇工作的主角,該從何了解自己,依照自己的個性特質尋找合適的工作?「讓每一次的離職都加分」這本書給了很適切的建議。
觀察自己在工作、生活、戀愛時的習慣模式,並深入探討原因。透過這過程可以了解自己做甚麼事會特別開心,並藉此定義出潛藏深處的內在需求。
把每天上班時間要做的工作項目列出來,接著計算出每項工作的比重,透過這方式就能客觀檢視目前工作的性質和內容。
不想上班的理由可以檢視出對目前工作有甚麼樣的不滿?自己的那些需求沒有被滿足?並連結第一階段定義出來的「內在需求」做更進一步的觀察。
從沒有離職的理由中可以知道自己目前哪些內在需求已被滿足,假如因為這樣而遲遲沒有離職,那麼這個需求也會是對於下一份工作是否滿意的重要關鍵。
檢視自大學就讀科系到打工經驗等…截至目前所有值得紀錄的經歷,哪些項目符合自己的內在需求?並從中找出專業能力的共同點,就是你的核心優勢。
不同的工作有不同的特質,可以用自我提問工作內容的方式,找出目前工作的本質,透過這方式來了解自己的個性和工作的本質是否合適。
好不容易進到夢寐以求的公司工作,但往往現實與想像不符。為了減少這樣的失落,試著以自己內在需求為標準,客觀評估目前工作和理想工作的差異性。
試著設計理想的工作環境,具體描繪心中理想公司的樣貌,再針對各項目評比目前工作環境以及未來理想工作環境的預期滿意度落差。
寫下自己最具代表性的工作經驗,以及為何選擇它的理由,它滿足自己那些內在需求?找到動機後從中歸納出整體脈絡,這個方向就是自己的北極星。
人的一生有將近1/3的時間與工作為伍,換算成工時至少有5萬2千個鐘頭會在職場度過,倘若這萬字起跳的漫長時光只是盲從或隨波逐流,這該是多麼沮喪的一件事。別再躑躅不前,打造你的九階段職涯規劃藍圖,朝北極星前進。
本文取材自「讓每一次的離職都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