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人咖啡 / By 小紅編
在職場上,我們會遇到兩種人:一種是能力不足但願意改變、持續學習的人;另一種則是拒絕成長、不願適應變化的人。前者或許一開始會遇到挫折,但長遠來看,他們的成長潛力無限。而後者,即使待在一個位置上多年,卻始終停滯不前,最終只會被時代淘汰。
「能力不足不可怕,因為能力是可以培養的,但如果你故步自封、拒絕改變,那才是職涯的墳墓。」這不只是對資深員工的警惕,也是給職場新人的提醒 ── 適應變化,才能走得長遠!
「老屁股」的危機:資深≠價值,
過去的成功無法保證未來的飯碗
有些在職場上待了10幾年的老員工,時常抱怨:「現在的年輕人怎麼這麼難帶?」或是「公司為什麼要變來變去?以前的方法不是好好的嗎?」這類人仗著「資深」,認為自己已經學夠了,變得抗拒新技術、不願學習新知識,甚至把「以前的成功經驗」當成萬年不變的標準答案。但現實是,職場上的規則一直在變,市場需求也在變,客戶的期待更是日新月異。曾經讓你吃香喝辣的技能,在幾年後可能就變成了「過時技術」,例如,過去精通 Excel 是辦公室的必備技能,但現在 AI 自動化報表、資料分析軟體大行其道,若不願意學習新工具,那麼再多年的 Excel 經驗也可能失去競爭力。看看那些被時代淘汰的行業、技術和職位,消失的原因不是人們不努力,而是他們沒有改變。當你的思維停滯,市場就會淘汰你。
你的經驗,真的有價值嗎?不少資深員工覺得:「我有這麼多年的經驗,公司不能沒有我!」但請仔細思考,你的「經驗」仍然是市場渴求的,還是其實已經很容易被取代?
經驗的價值不在於年資,而在於是否能解決當前的問題。
一個在傳統製造業工作了20年的人,如果沒有學習自動化生產技術,經驗再多,也無法適應智慧工廠的需求。一位紙本行政流程的專家,如果不學習數位化系統,那麼他的「專業」對公司來說只是一種負擔。職場最殘酷的現實是:你的經驗,如果不能為企業創造價值,那麼你的價值就會不斷貶低。
新人也別掉以輕心:學習快≠競爭力
職場新鮮人或年資較淺的工作者,也不能因為自己年輕就掉以輕心。許多新鮮人剛進職場,學習力強、適應快,短期內能迅速掌握新技能。但問題是,這種「學得快」並不等於「有競爭力」。
職場的核心競爭力不只是「學得快」,而是「能否持續學習並累積深度」。
許多年輕人學習事物,覺得自己「已經會了」,但實際上只是停留在表層應用。當需求變動、技術升級,就會發現自己掌握的只是短暫的技能,缺乏真正的深度和延續性。因此,對於職場新人來說,最重要的不是「學得快」,而是能夠建立自己的「學習系統」,不斷擴展探索、提升優化,而不是停留在膚淺的表面。
真正的職場強者,都是願意改變的人
無論是資深員工還是職場新人,最大的競爭力來自於「適應變化的能力」。你願意學習新事物嗎?你是否有意識地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你是否能夠拋開舊有的框架,迎接新的挑戰?那些能在職場上長久生存的人,從來都不是「最聰明」或「最厲害」的,而是「最願意改變」的。
如何避免職涯走進死胡同?
1. 保持學習心態,不要自滿
無論你工作3年、10年或20年,都應該保持「與時俱進」的心態,主動學習新知識。別把自己封閉在過去的成功裡,而要問自己:「市場現在需要什麼?」
2. 學會數據化思維與新技術
數據分析、數位轉型、AI、自動化……這些都是當代趨勢。如果你的行業正在變化,請問自己:「我該如何讓自己不被取代?」
3. 擁抱改變,別害怕挑戰
很多人害怕改變,因為改變代表不確定性。但在職場上,最大的風險不是改變,而是「不變」。當你發現市場變了、公司變了,而你還停留在原地時,危機已然成形。
4. 建立跨領域能力
只會單一技能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更重要的是「跨領域能力」。不管你是行銷、業務、工程師、行政或HR,都應該學習跨界知識,讓自己更具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