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談不空談:
聊出績效、聊出信任


紅人領導 / By 小紅管

職場上有一門必修學分,比 KPI 還要可怕,因為它直接影響團隊戰力與主管形象──那就是「面談」。你以為面談只是「找人進房間,喝杯茶聊聊天」?不,面談不是聊天大會,更不是尬聊比賽。如果聊完,雙方心中都OS「剛剛是在浪費生命嗎?」那就是犯了大忌:面談變空談。人資與主管的必修面談技巧是:問得精準、聽得專心、回應得切中核心。

面談不是閒聊,是職場的高效投資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主管排好一場面談,氣勢如虹走進會議室,本來想好好了解同仁的狀況,結果一小時後只得到三句沒重點的回答:「還好啦」、「有點忙」、「再努力」。主管一頭霧水,員工鬆一口氣,最後結論是──這場面談有跟沒有一樣,可能還比沒有還糟。這就是典型的「面談空談症候群」。

請記住面談不是走一個閒聊的程序,而是投資。投資什麼?投資信任、投資績效、投資關係。

無論是人資還是主管,面談都是職場的必修課。只是多數人把它當聊天,卻忘了它應該是「解鎖問題、釐清方向、激發動力」的關鍵工具。

四大必修面談類型

人資與主管常會遇到以下四大面談場景,每一種都需要不同的「武功心法」:

✔️ 招募面談
• 重點:找對人,不是找對話。
• 問題別停留在「請自我介紹」,要會「問故事」,多問「過去如何解決某個具體問題?」學會聽出應聘者的真實經歷。

✔️ 績效面談
• 重點:不只講「做不好」,還要講「如何好起來」。
• 主管最忌諱像法官判案:「你績效不佳,這裡那裡未達標…KPI還差多少…」要談數字和目標,也要談方法。員工需要的不是判決書,而是導航圖,結尾要有具體行動,讓對方有明確方向,也避免面談淪為只有負能量輸出。

✔️ 輔導 / 關懷面談
• 重點:多傾聽,少教訓。
• 有些主管一聽到員工傾訴,就急著搶話「我跟你說應該怎樣怎樣」,員工的話都還沒有機會到喉嚨,就硬生生地原地心梗。真正的高手會善用沉默的力量,給對方幾秒鐘,讓他組織語言,你會驚訝收穫到更多真心話。

✔️ 離職面談
• 重點:別當審問官
• 有些主管問:「為什麼走?是不是外面薪水高?對公司有甚麼不滿意?」這時候該保持風度,收集真實意見,而不是翻舊帳。正確姿態應該是:「這段時間辛苦了,你的回饋很重要,能不能分享一些讓我們變更好的建議?」好聚好散,員工感受到被肯定和感激,公司也能收獲智慧。

面談必備三招

無論哪種面談,這三點是不可缺的標配:

1️⃣ 準備題庫,不要臨場發揮
首先,要「有備而來」,先暖場,再進場。有效率的面談,像一場有劇本的即興秀,雖然現場自然,但背後有充分的準備和設計。事前預備三到五個核心問題,不但能讓對話有主軸,也能避免尷尬的空白時刻。

2️⃣ 精準提問,避免鬼打牆
面談最怕的不是沉默,而是繞圈圈,導致整場對話鬼打牆、毫無重點。聚焦精準提問:
• 不問:「有什麼困難?」
• 要問:「最近A專案裡,哪個步驟讓你覺得最卡?」
• 不問:「覺得團隊合作怎麼樣?」
• 要問:「上次部門會議,你對協作流程有什麼想法?」
提問就像解謎,你問得愈清楚,愈能抽絲剝繭,釐清脈絡。

3️⃣ 收尾要有行動方案
最後,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點「收尾要有行動」。很多面談在「好,那今天先這樣」中結束,一場好的面談,應該以具體的行動收尾,例如:「那我們下週三前先試著把那個流程簡化一下,到時我再和你一起檢視。」讓員工感受到支持,也讓面談轉化為行動的起點。
 

結語:

面談,表面看是花時間聊天,實際上卻是職場裡報酬率最高的投資。因為一次有效的面談,能省下無數誤解、無效工時,甚至避免人才流失。

「面談不空談」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種態度。真正厲害的主管,不靠權威逼績效,而是用面談聊出信任。當你真心想懂對方,信任就會打開,問題才有解方;面談不是例行公事,而是讓人被理解、被尊重。當你聊出信任,績效自然會跟上,因為被理解、被尊重的員工,會更努力發光。
 
▸【面談不空】精準面談技巧實戰班
▸【趨勢新知】ESG永續經營與碳盤查的起手式